腎友園地季刊

 

腎友真的較容易截肢嗎?

一位長期洗腎的病友,幾年前因為尿毒症引發左下肢血管病變,至潰爛壞死,不得不選擇截肢保命。輾轉來到台北慈濟醫院求診,為他做腎臟病變追蹤時,發現他的右腳呈現潰爛發黑,立即轉介到周邊血管中心做下肢血管超音波檢查,經過治療,暫時穩住潰爛狀況,保住他的右腳。

下肢血管病變 透析腎友應注意的嚴重威脅

雖然透析治療(俗稱洗腎)發展至今數十年,已可以成功為末期腎衰竭(ESRD)的病人續命。然而,不管是血液或是腹膜透析,終究無法取代正常的腎臟功能,因此病人血液中的尿毒素,還是比正常人高,而且無法正常代謝鈣、磷、鉀等離子,這種種原因,都讓洗腎病人罹患心血管疾病的風險,比一般人高出許多。

長期洗腎的病人常會發現,有許多一起洗腎的病友,不是截了幾根腳趾頭,就是下肢截掉。心裡總會不安的想,「腎友真的比較容易被截肢嗎?」主要是因為腎友長期尿毒素較高、無法正常代謝,若「下肢動脈病變」引起組織缺血、潰瘍,未及時治療,很容易演變成「危急性下肢缺血」,有時造成截肢,甚至危及性命。

根據臨床統計,透析腎友中罹患周邊動脈疾病的比例是25%;在日本,每一百位腎友當中,就有一位會在一年內截肢,可以想見下肢血管病變對透析腎友的嚴重威脅。

降低下肢病變風險機率 8大必知要訣

下肢動脈病變在演變成危急性下肢缺血之前,通常沒有特殊症狀,若在缺乏警覺、未定期檢查腳的狀況下,很容易錯過治療的黃金期,而發生為時已晚的憾事。因此,清楚認識「下肢動脈病變」,了解自身風險以及積極關注下肢問題,是避免走向截肢的第一步。以下提供平日自我檢視與足部保養的方法,徹底落實,應可有效降低下肢病變風險,免除截肢恐懼。

1. 每天例行檢查下肢血流狀況,如用手摸腳掌感覺溫度、壓足背看是否有脈搏、用手壓腳掌或腳趾看皮膚變色恢復的狀況、把腳抬高再放下,看腳的顏色變化等。

2. 控制好血磷與血鈣,可降低血管鈣化風險。

3. 進行足量透析,減少尿毒對心血管的傷害。

4. 適量運動,以鍛鍊心血管的彈性。

5. 每天用低能量遠紅外線照射足部,以改善血管內皮功能。

6. 盡量不要赤腳或穿拖鞋,穿著合腳且能保護腳的鞋。

7. 仔細清潔雙腳,並注意足部皮膚的保濕。

8. 若有捲甲或皮膚角質化、長繭的狀況,請皮膚科醫師處理,不要自己處理。

根據筆者與陽明大學研究團隊先前的動物實驗發現,當慢性腎臟不全小鼠血液中的親蛋白尿毒素偏高時,會干擾小鼠內皮前驅細胞功能,進而影響周邊血管再生能力;更令人訝異的是,綜合分析顯示,改善心血管功能的藥物,如血管張力素轉換酶抑制劑ACE-I,或血管張力素受體阻滯劑ARB等,用在末期腎衰竭的病人身上,其療效不如一般人。就筆者剛完成的動物實驗顯示,當慢性腎臟不全小鼠體內親蛋白尿毒素偏高的狀態下,會抑制ARB藥物對周邊血管的新生作用,讓保護心血管的功能大打折扣。

上述研究證實了尿毒症本身即是周邊血管疾病(PAOD)的風險因子,從慢性腎臟病第三期開始,一直到末期腎衰竭,病人都暴露在周邊血管疾病的風險中,即使定期服用心血管疾病的藥物,效果也有限,所以需要進一步積極的控制飲食或服藥,來控制尿毒素的生成;當然已經開始透析治療的病人,規律且足量的透析,以降低血液中尿毒素,也是減少心血管疾病風險的重要關鍵。

洗腎患者若自覺腳不舒服 不可輕忽速就醫

台北慈濟醫院腎臟透析中心自啟業來,積極注意病人的下肢健康,醫師及護理人員為病人做的半年度檢查中,即包括下肢的狀況評估,如果發現足背脈搏微弱、跛行或有傷口、下肢無力等症狀,就會轉介給台北慈濟醫院周邊血管中心進行下肢超音波檢查,以確認是否需要進一步的介入治療。除此之外,透析中心的工作同仁,對病人的回饋也十分有警覺性,若病人抱怨腳不舒服,也會立即轉診。

在與台北慈濟醫院周邊血管中心保肢團隊充分的合作下,許多病人在惡化為危急性下肢缺血(CLI)之前,就可以獲得適當的治療控制住病情,減少截肢的機率,也發展出「來者不『鋸』」的特色醫療。然而,目前我們仍無即時監控腎友下肢血循的方法,唯有多加警覺,或許能更有效率的展開預防策略,讓更多人能因此受惠。

 

 

 

(本文作者為台北慈濟醫院腎臟透析中心郭克林主任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