腎友園地季刊

 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     

如何以科學中醫方式保養身體

 

仲明堂中醫診所溫栢銨醫師

桃園市腎友協會講座

112.11.12

 

學經歷

台灣大學物理學系

中國醫藥大學學士後中醫學系

內湖三軍總醫院西醫見習

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中醫科實習

部立桃園醫院中醫科住院醫師

仲明堂中醫診所負責人

 

科學中醫

● 古典中醫學

● 現代醫學

● 營養學

● 自然醫學

 

如何以科學中醫方式「保養身體」

大綱

● 頭痛

● 慢性發炎

● 胃腸功能障礙、胃食道逆流

● 夜眠抽筋

頭痛

● 中醫常見論述:風寒

● 現代醫學常見論述:神經壓迫

頭痛

● 中醫:風寒,寒主收引、主疼痛

● 現代醫學:肌筋膜緊繃,造成神經壓迫頭痛

● 中醫治療:溫散風寒之中藥方劑、針灸、扁針療法

● 針灸:細針刺入體內,身體偵測到異物,局部血管擴張,血液循環改善

● 扁針療法:強力鬆解肌筋膜

● 溫熱療法:吹風機療法頭痛

衛教:

● 避免冷風、冷氣直吹後枕部

● 少吃冰冷

● 洗完頭盡量立刻把頭髮、頭皮吹乾,後枕部尤須留意

慢性發炎

●民間常見說法:火氣大

●中醫常見:火(實火、虛火)

●自然醫學:抗氧化能力不足→自由基過多→發炎→細胞壞死

●氧化是人體提供能量、維持正常生理功能的機制,但氧化的過程中會生成自由基,自由基是一種高度活性的分子,會和體內的其他分子產生反應、造成破壞,使細胞發炎、損傷、老化並帶來疾病。

●自由基攻擊人體DNA,可能造成基因突變、細胞癌化。

改善慢性發炎的良好生活習慣

● 減少飲酒量

● 減少特定藥物服用量

● 避開烈日曝曬、做好防曬

● 良好作息,不熬夜

● 排解生活或工作壓力

● 避免吃加工食物,以原型食物為主

慢性發炎與排便

●中醫非常注重腸胃道的健康,排便若不正常,體內毒素堆積,會造成多種問題。

●排便應日行一次,成條順暢量足為佳。舉凡多日一行、排便量少、甚至堅硬如羊屎、或黏膩臭穢難以擦拭等等,皆可能是體內毒素累積的徵兆。

自然醫學喜用的法寶:抗氧化劑

● 抗氧化劑可以中和體內自由基,減少自由基對體內細胞的傷害,可以抗發炎、抗衰老,是自然醫學重要的治療工具。

● 維生素C:親水性抗氧化劑

● 維生素E:親油性抗氧化劑

CoQ10(?Q10):具抗氧化功能、參與細胞能量產生過程

● 硫辛酸:轉化補充其他多種抗氧化劑

口腔潰瘍自然醫學療法:油漱口

● 苦茶油:能將潰瘍面內毒素有效析出

● 椰子油:富含月桂酸,可抗發炎和殺菌

●方法:倒一湯匙上述油品,含入口中,用力漱10-15分鐘(口中油盡量覆蓋住潰瘍處),結束後吐      出不喝下。潰瘍面大者一天可漱3次,緩解可減為2次,一般保養口腔與牙周健康可一天漱1次。

胃腸功能障礙、胃食道逆流

●症狀:脹氣、胃痛、打嗝、胃酸上泛、胸口灼熱感、咽喉異物感、慢性咽痛、慢性咳嗽等。

●現代醫學成因:腸胃道蠕動異常、賁門括約肌功能異常、幽門阻塞、腹內壓力過高等。

●中醫:氣滯、食積、水毒、胃寒、胃熱、腑實等。

●現代醫學治療:胃腸蠕動劑、制酸劑。

●中醫治療:半夏瀉心湯、大柴胡湯、香砂六君子湯、保和丸、理中湯等多種方劑,經診斷個體狀況後開立。

飯水分離法:乾濕分離

●嚴謹執行方式:吃飯時不要搭配湯、水或飲料一起食用(乾溼分離)。從飯前2小時到飯後2小時的時間內都不攝入液體。

●個人衛教折衷方式:開始進食後1小時內,盡可能不要攝入液體(包括飯後的湯)。盡量少食用湯麵、泡飯、湯餃等乾濕混合食物形式。若有習慣喝湯,可改成飯前喝,稍作休息之後再開始進食。後再開始進食。

胃腸功能障礙、胃食道逆流需注意之食物種類:

●糯米類:不易消化

●麵食類:不易消化

●糙米:營養價值高,但不易消化

●乳製品(牛):

○自然醫學:牛乳蛋白為大分子蛋白,不易消化,易增加消化負擔,東方人體質有很高比例的乳糖不耐症(症狀表現或輕或重)。且是重要過敏原。

○中醫:易加重人體濕氣。

 

● 甜食:

○中醫:「甘令人滿」;易生痰

○現代醫學:加重胃酸逆流

○自然醫學:使血糖迅速竄升,易造成身體慢性發炎及糖尿病等多種慢性病。

 

●含咖啡因食物:如咖啡、茶、巧克力、可可、汽水、可樂、止痛藥,會誘發胃酸分泌。

●辛辣食物:如辣椒、胡椒、咖哩、芥末等,可能對胃造成過度刺激。(中藥方劑有用薑類治療胃部疾患,但使用前需要經過診斷)

 

●高油脂食物:如油脂含量高的肉類、炸物、全脂牛奶、奶油、乳瑪琳等,在胃中會停留較長時間,使得胃壁擴張,賁門關不緊,胃酸就會逆流。

●酒:喝多了會抑制胃部排空,造成胃酸逆流。          

 

夜眠抽筋

●抽筋病理機轉:肌肉中的乳酸累積或體液電解質失衡,使肌肉細胞鈣離子發生異常代謝,使肌肉不自主的收縮

●現代醫學:夜間腿抽筋的詳細成因目前還是不清楚,可能與很多狀況有關,包括結構性、神經性、代謝性、藥物性、運動性、慢性病等問題有關。

●中醫:血不榮筋、風寒入於肌腠

●中醫「血」的概念:血中各種成份、營養物質的泛稱

○「血虛」:血中有效成份或營養物質不足

○「血瘀」:微循環不良。「肌膚甲錯」

●風寒:溫度的概念。「寒主收引」

中醫學合併生理學推測機轉:

● 夜眠時肌肉活動不足:血液往心臟回流有賴小腿肌肉的收縮,夜眠時身體活動少,小腿肌肉無明顯收縮活動,導致血液回流較不佳,?成小腿輕度腫脹,血液循環阻力增加,小腿肌肉供血異常(血不榮筋),間接影響電解質平衡,造成抽筋。

● 冬日夜間溫度較低,或夏日空調溫度較低、風口直吹腿部,會造成下肢血管收縮,影響小腿肌肉的供血,進而造成抽筋。(風寒入於肌腠,導致血不榮筋)小腿被稱為第二個心臟,其微循環狀態非常重要。若小腿肚肌肉輕度按壓即疼痛明顯,代表小腿部肌筋膜張力異常,微循環狀態可能不佳。

夜眠抽筋:保健方法

● 小腿肚拉筋伸展:有效放鬆小腿後側肌肉張力,改善小腿微循環。

●睡前溫熱足浴:藉由溫熱作用改善小腿血液循環,從而使小腿肌肉放鬆。水位覆蓋過小腿肚尤佳。

●注意夜眠期間小腿和足部的保暖:

○冷氣設成定時

○冷氣口或電扇風向避免直接對向身體及腿部

○冬日氣溫漸降時提早換厚被,盡可能蓋住腿部足部

○體質怕冷或易手腳冰冷者,夜眠可穿襪子保暖,或穿棉褲等保暖小腿部












 
返回上一頁